1月10日上午,北京印刷学院成功举办了北京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北京文化产业报告(2025)》开题论证会。本次会议由学校科研处与经济管理学院联合主办,邀请了来自政府、高校及出版行业相关出版单位的多位领导和专家,对课题总体设计、主要内容进行全面论证,并提出咨询意见和建议。
北京市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陈伟、北京出版集团总经理吴文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万安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生态文明分社副总编辑高振华等专家出席会议。
会议由课题负责人、北京文化产业与出版传媒研究基地主任王关义教授主持。北京印刷学院科研处主持工作的副处长窦水海教授和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王亮教授致辞,表达了对与会专家的感谢,期待各位专家献言建策。随后,课题组主要成员李治堂教授详细介绍了项目规划及总体安排。本报告涵盖总报告、行业报告、热点报告及名家观点四大模块,力求全面反映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来自学界和业界的专家结合自身领域,从多角度对蓝皮书的结构、内容及方向提出了咨询意见。
陈伟巡视员要求课题组要立足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背景与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状况,突出北京特色和北京文化中心建设的宏观战略,新增文化科技产业、游戏与动漫产业发展等内容,进一步深化文化园区建设的梳理和总结,提出前瞻性的观点,供政府决策参考。
万安伦教授肯定了报告的全面性与创新性,并建议关注短视频、微短剧等新兴业态及其带来的文化产业新挑战,同时挖掘草根文化等现象背后的问题,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探索更多路径。
吴文学总经理指出文化产业报告应明确市场属性和企业主体性,避免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混淆,建议调整部分行业报告题目以更突出产业属性。
高振华副总编辑强调对策建议的可行性,建议吸纳职能部门的实践经验,并分享了社科文献出版社对蓝皮书内容与形式的具体建议。
在讨论环节,课题组成员表态要全面吸收、消化落实好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对研究内容进行优化,包括调整报告框架结构,新增文化产业新质生产力等重点部分,并突出北京市文化产业的实践特色。
王关义教授在总结时表示,此次会议为课题研究提供了清晰的研究重点,进一步明确了研究方向,课题组将全面吸收专家建议并落实到报告撰写中,确保研究成果既具学术价值,又具有较高的实践意义,达成为北京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的目标。
《北京文化产业报告(2025)》的研究工作已正式步入正轨。课题组将继续深化研究,力争推出高质量成果,为北京市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全国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