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观点|王关义:新文科背景下构建中国特色出版学科体系的思考


教授简介:王关义,北京印刷学院副院长,教授,管理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先后获得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首届北京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北京市拔尖创新人才,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长城学者、毕昇杰出成就奖等荣誉称号。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文摘》《中国出版》《出版发行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50余部;获得了包括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十多项奖项;主持国家社科规划项目、国家教委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项目、国家软科学重大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



新文科背景下构建中国特色出版学科体系的思考

构建中国特色出版学科体系是推动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所需,也是广大出版工作者肩负的使命所在。当前,从新文科建设的背景来看,文科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化、中国化、国际化、特色化趋势更加明显。出版学科体系的构建,要牢固树立多元化交叉融合发展的思维,在出版史、出版思想、出版理论、出版经济、出版管理、出版技术、出版美学等方向思考出版学科建议,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出版学科体系。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2016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关于中国特色学科建设的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不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简单延续,不是其他国家知识体系的转换迁移,而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对中华传统知识体系的创新与发展。这种历史与现实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坚守与创新的统一,要在学科发展领域实现,就必须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路。2022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强调: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要扎根中国大地,探索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新路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是印刷术的发源地,建立在印刷术基础上的出版活动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巨大贡献。以人类出版活动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出版学科就是根植于中华大地带有民族烙印的特色学科。中国是出版大国,正处于建设出版强国的关键阶段,构建中国特色出版学科体系是高等教育的时代命题,也是出版人的使命责任。从新文科建设视角出发,探讨如何扎根中国大地、构建中国特色出版学科体系,既是现实所需,也是职责所在。



(本文原载于《中国出版》2022年第22

链接: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3uoqIhG8C44YLTlOAiTRKibYlV5Vjs7ioT0BO4yQ4m_mOgeS2ml3UPT9xnw2nFNnPtXdIT-9PsbXXYxLUmzIjaSD7iHEYj2o&uniplatform=NZKPT

版权所有:北京印刷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电话:60227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