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五年砥砺奋进,五年踔厉奋发。学校第三次党代会以来,北京印刷学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围绕大局全局书写奋进之笔,全面推进特色鲜明高水平出版传媒大学建设迈上新台阶。千秋立志建伟业,北印青春正激昂。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学校即将迎来第四次党代会,为全面展示学校近五年事业发展成果和特色做法,全景式展现师生的初心使命和精神风貌,党委宣传部策划推出“奋进中的北印”学校发展成就系列宣传报道,旨在振奋精神、凝心聚力,团结广大师生为建设高水平特色型大学接续奋斗、勇毅前行。这一期,让我们走进立德树人把方向、凝心聚力促发展的经济管理学院。
学校第三次党代会以来,经济管理学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围绕落实学校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出版传媒大学的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服务教师成长、服务学生成才和服务行业发展的工作思路,凝心聚力、担当有为,学院各项事业稳步推进。
一、坚持党对学院工作的全面领导,党委政治核心作用发挥成效显著
坚持一手抓政治建设,一手抓制度建设,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为切入点,强化政治意识和使命担当,坚持和加强党对学院工作的全面领导,切实落实党委主体责任,以“书记有约”党建品牌特色推进重点工作任务完成。2018-2019学年和2021年度学院领导班子在学校考核均为优秀,学院党委荣获2021-2023年度校级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新华书店总店第五党支部与经济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专业教工党支部和信管物流联合学生党支部开展红色“1+1+1”支部共建
坚持“教工+学生”“党建+业务”“四轮”驱动模式,整合教工和学生党支部资源,以专业为纽带共同开展活动,不断拓宽和丰富党建活动形式和内涵,切实将党建活动与专业活动深度融合。五年来,各支部积极围绕“立足传好书,做新时代传媒管理人”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积极与行业对接、积极与地方共建,将基层党建优势和活力切实转化为服务首都、服务行业的能力。先后获北京市高校红色“1+1”评选活动一等奖、三等奖,北京市教育系统关工委“读懂中国”微视频和征文活动二等奖和三等奖,连续三年获学校特色党建活动一等奖。33人先后评为校级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
文管专业学生党支部获北京高校红色“1+1”示范活动一等奖
举办京南高校经管学院聚力论坛
二、点面结合,分层分类,形成特色育人品牌,思想政治工作凸显实效
坚持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强化师生理论武装,落实学校“大培训”工作机制,扎实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2020年学院获评为校级师德先进集体。1人评为北京市德育先进工作者。6人先后评为校级师德先进个人。
开展“九元行动”特色育人品牌
坚持立德树人,分层分类,形成“九元行动”“校友有约”“我为经管代言”“石榴花开”“文化引领深入宿舍”“四代党员话发展”等特色育人品牌,切实将思政工作落实、落小、落细。其中,“九元行动”资助育人思政教育项目先后获得北京市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和学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优秀典型案例”。“石榴花开”少数民族学生思政教育项目获2020年度校级特色党建活动一等奖并代表学校参加第八届首都民族团结进步奖评选。
举办“石榴花开”民族团结主题党日活动
三、不断完善“传媒+信息+管理”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能力和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强化专业特色,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进教学工作,探索课程思政融入教学过程,先后组织或承办“用友杯”沙盘模拟经营大赛、金蝶杯云管理创新北京地区决赛、京南高校联盟文化创意策划大赛、全国MPAcc学生案例大赛预选赛、图书营销策划大赛、短视频融媒体运营大赛等,不断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学院教师获批北京市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3项,北京教育信息化融合应用创新双百课题1项,北京市优质教材课件重点项目2项,北京市本科优质课程3门,获批北京高等教育学会课题2项、中国贸促会商业行业分会教改课题2项。学院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4名教师获雅昌奖荣誉。
举办京南高校联盟文化创意策划大赛
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不断提升,先后荣获2021年第十一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青创北京”2002年“挑战杯”首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青力冬奥”专项赛银奖、铜奖, 2019年第五届国际文博会暨全国文创大赛二等奖,北京市文化创意大赛校赛先后获一、二等奖,金蝶杯云管理创新全国总决赛中获最佳组织院校奖,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会计与商业管理案例赛二等奖、三等奖。
荣获2021年第十一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四、学科布局进一步改善,科研方向进一步凝练,学科平台和学科团队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以出版学学科建设为契机,强化学科特色。做好出版管理研究方向建设,明确研究内容、凝练研究团队、梳理研究成果,积极参与出版成果展相关工作。2022获批文化产业管理自主设置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并于2023年正式招生。
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院成立
2021年在北京市委宣传部指导下,与北京市文资中心共建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研究院,为文化强国和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贡献智力。联合北京出版集团、人民文学出版社等20家出版相关企业举办第四届出版物融媒体大赛,在促进科学研究和学生实践的同时取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举办首届毕昇文化论坛 与英山县签署共建协议
通过集体动员、个体指导等方式,科学组织教师申报高水平科研项目。近五年申报数量稳步提高,获批国家级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21项。坚持扶强扶优,对有基础、有前景的真实横向课题给与支持,形成了以“黄埔班”为代表的培训服务拓展、以“英山县毕昇文化论坛”为代表的可持续性地方文旅融合服务、以“新媒体版权资产运营”为代表的教研融合等代表性横向科研项目。近五年获批横向科研项目49项,到账总金额442万元。制定经济管理学院创收经费支持科研项目管理办法,以“扶强扶优”、支持高水平成果产出为目标,加强科研和学科建设联动,扶持一批在学科建设中“拿得出手”“填得进去”的优秀成果。
积极组织教师参与科研奖项申报,刘彤教授牵头的“基于“艺术城市”概念的北京“古村落文化旅游经济圈”构建研究”荣获2019年北京市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刘统霞副教授牵头的“大兴区文旅产业的品牌推广和创意传播模式的调查研究”荣获2021年中共北京市大兴区委统战部一等奖;范文静副教授牵头的“世界遗产地旅游交通能源消耗与碳排放分析:以中国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为例(英文)”荣获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优秀成果二等奖。
五、发挥优势、面向行业,全面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发挥行业专家作用,助力印刷产业人才培养。王关义教授长期参与行业发展规划制定以及人才培养工作,授获得印刷行业最高奖—毕昇奖,由其领衔主编的《现代印刷企业管理》对行业管理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助力印刷业健康发展。李治堂教授带领团队先后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我国印刷业发展状况及预测”,教育部“中国印刷业发展报告”,北京社科基金“我国印刷业结构及演变趋势研究”、“京津冀印刷业协同发展对策研究”等省部级项目4项。连续出版的《中国印刷业发展研究报告》成为印刷业报告品牌。《中国印刷发展研究报告》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版权输出到英国VSM公司,是该类图书版权输出的第一本。
破解转型升级与融合发展难题,助推中国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结合中国出版业实际问题,开展研究,发挥决策咨询作用。主持国家软科学重大项目“中国出版业转型升级战略研究”,出版多部研究报告。其中专报“我国出版业计划色彩依然浓厚、财税政策不配套”上报中央政策研究室。
发挥智库作用,“艺术城市”助力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刘彤教授10年潜心于“艺术城市”理论与实践研究探索,在《人民日报》《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等重要学术刊物发表理论文章,形成了系统成果,得到北京市领导多次肯定性批示,并获北京市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获北京市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利用新技术服务版权产业数字化转型。王亮教授利用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解决版权资产运营管理实际问题,形成确认版权归属、强化内容授权机制,完善契约管理和利益分配的系列成果。成果在多家出版企事业单位转化应用,总转化经费近300万元。
北京印刷学院企业管理高级研修班第八期开学典礼举行
积极开展印刷企业高管培训,提升印刷企业管理水平。面向行业针对印刷业高素质管理人才缺乏现状,利用学科和人才培养优势,与科印传媒合作开展面向印刷企业管理课程研修班。2017年以来已经举办八期,覆盖印刷企业全产业链,累计培养印刷企业高管200多人,获得行业高度认可。面向大湾区校友,举办大湾区印刷企业管理课程研修班,第一期已经于2023年3月顺利开班。
风劲帆满图新志,砥砺奋进正当时。站在新的征程上,经济管理学院党委将继续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聚力、担当有为,砥砺奋进传媒管理事业新征程。